生焦在回轉窯內的煅燒其目的在于,使焦炭原料具備預焙陽所具備的某些特性。煅燒過程中,水分及揮發分的排出、物料收縮、結構變得緊密、形成晶格、物理化學特性產生變化。
為了令不同產地、規格的生焦經回轉窯煅燒后所獲取的煅后焦一致,因此在煅燒前需要進行摻配料操作。
煅燒時產生的揮發分排出過程是很重要的。隨著煅燒溫度的升高,焦炭中揮發分的排出量會增加。石油焦中揮發分的排出速度的升高限在600-700度之間,在溫度下揮發分排量將較大,之后雖然仍有上升,凡是揮發分的排出是遞減的,在1100度時,基本沒有了。揮發分排出量和排出速度是隨著生焦家熱速度的提升而增加的,這也可以證明焦炭在回轉窯內煅燒產生了“爆裂”。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和氫氣,同時還含有少量氧和二氧化碳,及水分、焦油冷凝相——生焦內炭氫化合物的分解物。
揮發分的排出和焦炭的收縮率有著直接的聯系,有些焦炭的收縮率在20-25%,經回轉窯煅燒的焦炭必須促使其盡量收縮,以此避免陽塊骨料的再次收縮,同時還可減少陽塊開裂的可能性。焦炭在460-725℃時會產生顯著膨脹,500-550℃時膨脹率達到值,750-1300℃時焦炭會發生收縮。如果再繼續升溫時,焦炭的膨脹則會重新出現,由此可以判斷,焦炭的煅燒溫度應低于1350℃,當然對于不同的焦炭來講,還是需要通過相應的回轉窯煅燒實驗來進行判斷的,因此可以說焦炭的膨脹率、收縮率和原料的特性、成分、焦炭的顯微組織、未煅透部分的數量和質量有一定聯系。
文章來自:http://m.iferv.com/